水善利萬物,人要利人而不爭
老子曰:“水善利萬物而不爭”“唯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”聰明人能在很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,做出暫時的退讓,甚至讓出利益,幫助他人達成目標。
所以,真正的高人的成就不是爭來的,而是利他精神的結果。一個成熟的人,一定懂得利他、合作,懂得分利給別人。
這不僅是老子的主張,儒家也如此。孔子說: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。
所謂仁者無敵,仁者就是通過幫助別人而達成自己的目標,仁者成人之美,不仁者凡事。在這世界上,學會利他,你的道路會越來越寬;而凡事錙銖必較,就會四面樹敵。
曾國藩說,利不可獨。利益,往往是眾人都渴望得到的,如果誰獨占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,那么一定會招致怨恨,甚至成為眾矢之的。
劉邦攻破咸陽,卻不敢占據其地;曹操能夠“挾天子以令諸侯”,卻終其一生不敢篡漢自立,他們都是怕成為眾矢之的。所以,面對利益,一定要權衡取舍之道,懂得分利。
楚漢之爭中,劉邦與項羽對峙,當時韓信剛剛攻破齊國。韓信要當齊王,劉邦聽了大怒。而張良、陳平比較沉穩,對他說:“現在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,我們哪能不讓韓信自立為王呢?不如借此機會成全了他,立他為王,好好地對待他,讓他守住齊國。不然的話,恐怕要發生變故,對我們就更加不利了。”
以上文章是來源于君浩環保(http://www.qdbzjd.cn),專注于水處理設備的生產銷售17年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


